目录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记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对汉字印刷字体规范化设计与制作的贡献

原载于香港印艺学会《印艺月刊》2008 年 2 月、《印刷杂志》2008 年 6 月

作者:徐学成 车茂丰

当你每天翻开报纸浏览,或捧起一本名著精读时,你会为某些重大新闻或精彩篇章而激动,但不会注意到那些默默地起着传递信息或内容作用的字体的高矮、肥瘦或风格,似乎它们均是天生丽质、自然传承的。殊不知,为了达到规范、统一、悦目、和谐的效果,它们已经过设计、修缮、雕刻、复制等几十道程序的洗礼与提炼,乃无数学者专家与设计师、工艺师脑力与体力劳动共同孕育的成果。  

一、印刷字体规范化及一些基本要素的必要性

很多事物,在一般人心目中似均简易不足为奇,只有行家才会得其三味,悉其玄机。汉文字能识会写的人逾亿,写出来的字几乎因人而异,只要不错能识就行。可是印刷字体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首先,它要求字形标准化、笔形规范化。数以万计的字风格一致,不仅单独一个字看起来美观,而且同任何字搭配起来也很美观,横排整齐、竖排垂直、字距匀称,因此印刷字体必须具备字形端正、大小匀称、重心一致、笔画规则、粗细黑白度和谐协调、清晰易懂等特点。

第二,要统一规范,但不等于单一化。如标题字要求粗壮醒目,就应与正文字体有所区别;即使正文字如只有一种,也会显得过于单调,难以满足各类印刷物的需要,故必须有多种不同风格字体备选择应用。

第三,汉字虽属方块字,但其形态不一。有方形的「国」字、菱形的「今」字,在同一大小的方格中设计的字,「国」字见大,「今」字见小。

在设计时,必须收紧方形见大的字,伸展菱形见小的字,以求整体字的大小匀称。汉字笔画多寡差异很大,少的一二笔,多的数十笔,搭排在一起,要求版面灰色度匀称,在设计时就必须缜密调整多笔画字与少笔画字的粗细。由于汉字的形态不同,也不是每个字的重心都能居中,有偏高偏低的,有偏左偏右的。在转为印刷字体时,为了维持纵向成列时能左右整齐垂直、横排时能高低齐平成行,设计时均须逐字斟酌其在方格中的上下左右合适定位,既要逐字考虑,还要兼顾到成行成列式的搭配效果,不让页面的整体墨色出现太大的不协调和缺陷等。举例如下。

二、莱比锡国际书博会为我们敲响警钟

以上对印刷字体要求的基本认识,即是我们在实践中累积得来的,但也得感谢 1959 年举行的莱比锡国际书博会,它给为我们敲了一次警钟。在那次书博会上,我国参展的画册印刷质量与书籍装帧设计及插图等,均有缘分得多项金、银、铜质奖,唯独书籍印刷字体方面,评价很差,缺陷就在于版面上横排字行高低不齐,竖排字歪歪扭扭未能保持垂直,且同一版面上,文字深深淡淡,与其它国家展出的版面墨色均匀一致,无法相比。这真是对我国印刷字体的标准化设计与制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一次严重的警告。

原来,从新中国成立到 1960 年,我国的印刷字体沿用解放前的铜模铅字,印刷厂刻字师傅们对缺损的活字修修补补,字形陈旧杂乱。当初沿留下来的宋、黑、楷、仿宋四大印刷字体均无规范可言。从 1956 到 1959 年间,国家连续公布了四批简化字体和偏旁类推字,共约 3,000 字左右。因急于推广应用,宋、黑、楷、仿宋四种字体均需补换简体字,刻字师傅们在短期内要突击完成,已属不易,故不及讲究质量。新刻简体字与原有繁体字混排在一起,有失协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但当时急于解决供求矛盾,无可奈何。虽在 1958 年从日本引进「本顿」刻字机,并邀请日籍技师到北京新华字模厂传授刻模技术,开创了我国刻铸字模机械化的先河,铸模的效率比手刻提高了好几倍,但遗憾的是,当时并未想到字模母版的来源问题——字稿。

三、从此迈步从头越

我国的印刷字体在莱比锡国际书博会遭遇了「滑铁卢」之后,主管部门和业界人士都很关心着急。1960 年文化部副部长胡愈之先生来沪开会再次指示,我国应自己动手整理并创写新字体。时任上海出版局副局长的汤季宏同志积极响应,迅即布置筹建印刷字体研究室。当时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尚未成立,该研究室先挂在上海印刷工业公司领导的印刷工业试验室之下,并调时任上海印刷学校教务主任的印刷界元老何步云先生为字体研究室的主任,调市印三厂原排版车间主任张龙第同志主持字表的整理工作,还聘请了著名绘画篆刻书法家钱君陶先生当顾问,更从出版系统调集了三方面人员:1. 印刷厂刻字高手;2. 善写正楷字体的书法家;3. 出版社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人才中善写美术字的好手。这种决定是出于集合各自特长的考虑:刻字高手熟悉了解印刷字体的特点与基本要求,书法人才对汉字的传统结构素有心得,美术字好手对文字的美观悦目与整齐协调的掌握有所擅长。集中在一起就是印刷字体设计的核心要求。

1960 年 8 月印刷字体研究室正式成立,并议定了「整旧创新并举,由整旧起步,逐步向民族化、群体化、多样化的字体设计创新发展」的方针。一开始,后勤人员就着手广泛搜集上海各印刷厂现用的活字字体,并分类装订成册;又把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数百种版本摄成微缩胶卷,供字体设计人员参考,试写了 50 多种字样,编成《印刷新体活字字样样本》,组织室内三方面调来的人员共同评议商榷。所以这不仅是一个试写新字样的过程,也是三方成员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交换看法并逐步统一认识的过程,更是多人一起合写一幅字体能保持统一风格的基本原由。1961 年初,时任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所长的朱文尧同志对字体设计工作也很重视,又陆续从出版社、印刷厂、新华书店及出版学校等单位或借或调,共集合了 30 余人,分成宋体、黑体、楷体及后勤四个组,根据急用先攻的原则,正式开展字体设计工作。

四、为《毛泽东选集》、《辞海》等创写新字体

1.《宋一》体,1960–1962 年首先为《辞海》出版的需要设计正文字。根据整旧创新原则选用了《人民日报》「秀英体」为蓝本,因为该副字体笔画纤细,字形秀丽,适宜排印辞海正文。缺点是日本味太重,过分强调了共性,比较呆板,缺乏汉字应有的传统书写结构。整修中,我们保留了字形大小与结构空隙匀称的优点,在笔形上渗入了中国传统书写体韵味,藉以增强民族特色,并体现时代特征。按照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要求印刷体与书写体统一起来的精神进行设计,配上风格一致的简体字。在不影响整体字形大小匀称、重心一致等的前提下,在结构上渗入了汉字传统书写习惯。如「皿」字是扁形的,就设计为方中带扁些;「目」字是长形的,就设计为方中带长些;「日」字和「曰」字是相同笔划的方形字,但字义完全不同,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将「日」、「曰」两字分别设计得瘦长些和扁宽些。此副字体前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共配写了简繁体字约18000字供《辞海》出版正文之用,也是我国自行整旧创新设计并制作的国家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副印刷字体。上世纪八十年代《汉语大字典》的出版也被选用排印正文用字,为此在 1978–1983 年在此字体的基础上扩充了 40,000 字,现有字稿达 60,000 字,是中国历史上设计字数最多的宋体字符集。因为它具有:字形方正,笔形清秀;结构严谨,黑白匀称;行款整齐,阅读流畅等的优点,已为排印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理想的工具字。该字体是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成立以后自行更新设计的第一副字体,故命名为:「宋一」体。字形见下图

宋一体

2.《黑一》体:是为配套排印《辞海》书眉标题设计的,设计时间、字数与《宋一》体相同,设计时选用了当时《新民晚报》的 6 号字为蓝本,整修过程中,统一了字形笔形,配上了风格一致的简化字。它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纤细,有别一般黑体字粗肥过黑,字形方中带长,在笔形上渗入了汉字传统的书写味。具有一些民族特色。2005 年在该字的基础上扩充了 10,000 字,用于《大辞海》等工具书的标题。此字体是黑体设计的第一副字而命名为《黑一》体。字形见下图

黑一体

3.《宋二》体:于 1963 年设计,与宋一体相比在字形上更为方正饱满,笔形上挺拔秀逸,具有木刻版本刀刻风味,体态新颖。设计意图是排印各类书刊,1964 年设计完成 6,197 常用字。其时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直排本的字体,是北京新华字模厂于 1961 年以原从日本本引进的「筑地体」铅字为基础,应用反光镜透射原理,在白色硫酸纸上复描成字稿的,完全保留了老笔形和繁体字,与我国正在全面推广应用简体字和横排本有悖不相适应,为此我所领导就将完成的「宋二」体字稿送上级文化部等有关单位领导审阅,其中包含着试探可否应用于《毛泽东选集》横排本[的意图]。可喜的是,上级领导认为新设计的《宋二》字体新颖美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的印制;印制《毛泽东选集》似欠端庄、稳重,建议在原字稿的基础上加粗。后经大家研究商议,认为要使字型端庄稳重,主要将竖笔画加粗,横笔画保持原来粗细,其它点、撇、捺、勾、挑、折笔画的加粗程度,与竖笔画的粗细相适应。方案既定,就全室总动员,打破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人人动手,经过三个多月奋战就完成了《宋二》的加粗任务,这样《宋二》体就形成两副字稿,即《宋二》细和《宋二》粗(为此《宋二》细没有正宗的原稿了),至后《宋二》粗成为毛主席著作专用字体。《宋二》细体广泛用千排印各类书刊,是至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字体。我国手选照排玻璃字模版和现在广泛使用的电脑字库大都是在该字体的基础上加工制作而成。2005 年还在该字体的基础上扩充 10,000 字,用于《大辞海》正文排版。下附宋二细、宋二粗字样

宋二细
宋二粗

4.《黑二》体:比「黑一」字体方正,端庄稳重,结构严谨,在点、横、竖、撇、捺、勾、挑等的笔画造型上,体现了汉字的书写时起笔、收笔顿挫原理,与当时日本的和我国原有的黑体字相比,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广泛用于报刊书籍标题,至今普遍使用的电脑字库大都在此字体的基础上进行减细或加粗,在笔画的形态上稍作修改,成为各种不同用途的黑体字。字形见下图

黑二体

5.《宋五》体: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宋体》正文字之后,补充的是相适应的《标题宋》。该字体是在原有《标题宋》的基础上整理,配上新的笔形和简体字,供书籍报刊标题用。字形见下图

标题宋

6.《仿宋》体:字形秀丽、清晰、潇洒、挺拔、遒劲,乃在原有华丰字体基础上改进的,配上风格一致的简体字。该副字起初用于排印毛主席语录袖珍本,后来被采用于排印政府文档及办公文件的打印机专用字,至今普及到各种期刊正文。字形见下图

仿宋体

7.《正楷》体:是人们徒手写就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结构匀称、笔画线条运笔丰富、委婉和顺,给人们以朴素、亲切、自然感觉。解放前的正楷体品种有近十种之多,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代,仅有两种正楷体适用于小学教科书。一是汉文铸字制模厂的「汉文」正楷,二是华文铸字制模厂的「华文」正楷。印刷技术研究所在筹建时就请了上海教育出版社专为小学教科书修正补写「汉文」字体的王乃承先生,在原有汉文正楷字体的基础上整旧创新,补写了简体字,于 1964 年完成了常用字,也曾排印过小学教科书。但在出版界、印刷界的反映中,汉文正楷体不及华文正楷靓眼。为此,在 1964 年之后,由专门从事研究华文正楷的张家声先生根据印刷字体,字形方正、大小均匀、粗细协调等要求再整修《华文》正楷,至今成为正楷字中的佼佼者。下附汉文正楷与华文正楷

汉文正楷
华文正楷

除了上述整旧创新九种字体外,还创新设计了两种新字体。

8.《诗词》体:字形微长、美观、笔画潇洒自然,1965 年设计完成 5,000 字左右,曾用于排印毛主席诗词。字形见下图

诗词体

9.《宋黑》体:具有宋体字的风韵,黑体字醒目突出的效果,字形方中带长,结构紧凑,中宫收紧,撇捺伸展,具有传统汉字的书写味。笔画造型,撇、捺、点、勾、折、挑和宋体相似,只是较为浑厚,横、竖画粗细近似黑体,起笔和收笔含有汉字书写时的笔意,横画收笔有三角顿肩的装饰,可以说是宋体、黑体的混合。该字体于 1965 年设计完成 6,197 字,适用于书籍夹排中的重点文句和书籍报刊标题和政府通告、媒体宣传、商店招牌等之用。字形见下图

宋黑体

五、整旧创新,个中艰辛可以想象

以上 9 种字体都是在整旧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补充与创新的。可能有人会因此认为「有旧字体供参考、作基础,其难度就不大了」。其实不然,有旧的作基础,有有利的一面,也更有增加难度的一面,那就是在修整创新中还必须注意要保留原来的优点和长处。保留与创新必须很好地结合且兼顾,不可完全放开思路和手脚,不受约束。

再说,各副字体大多有 15,000 或 18,000 字,简繁体具备,少的也有 8,000 字,每幅字由多人共同完成,这么多的字却必须在大小、结构、重心、粗细、笔形与风格的掌握上达到如出一人之手,岂非难事。况且,大多均需增配近 3,000 字的简体字,尽管笔画是简化了,但还须与繁体字在总体上保持笔形与风格上的一致与协调,确实是有难度的,而我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每种字体大多由 8–10 人组成一个小组,并指定 1–2 人为正副组长,负责整副字风格的统一和质量的审定。首先组织组员们对作为参照蓝本的旧字稿充分评论,认清其优缺点,也就是对应作保留的长处或去除的短处有较明确一致的认识后,便指定 3–4 人动手用铅笔勾画出轮廓字稿,由 1 人负责作适当修整统一风格,然后转由 2–3 人钩线填墨成黑稿,并修正,最后交组长统一审视修改定稿。所以一幅字稿的完成经反复商榷修整,前后超两年时间也不难理解。其中艰辛,可以想象。

在整旧创新中,就以笔画的标准化与笔画数与新华字典不符需作逐字更正的麻烦,也可对看似简单实际不然的情况略窥一斑。过去刻字师傅在刻制铅字时,为求字形的方正稳定,往往随意对笔画作些增添,如将四笔的「文」刻成五笔的「」;五笔的「民」字刻成六笔的「」,四笔的「长」刻成五笔的「」,三笔的「纟」刻成五笔的「」,九笔的「鬼」刻成十一笔「」,等等。类似这样笔画增多的字屡见不鲜,人们虽识,但按笔划查字时却陷入困境。我们在整旧创新中,均须一一纠正,不可疏漏。除了笔画的设计均须符合手写法外,还必须统一、标准化。如以「点」为例,过去的老铅字中,竖、横、撇、捺、挑都可作为点。除此之外,还有字形问题,如「群羣」、「峰峯」、「唇脣」、「農辳」、「嵗歲」等,须从中认定一个写法作为标准,而其它作为异体字对待。

1962 年下半年,在为《辞海》整旧创新设计的《宋一》体和《黑一》体大部分的常用字已设计完成的基础上,用《宋一》体编制了一本常用印刷汉字字形表,共 6,196 字,即《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报经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审核通过,作为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发的我国印刷汉字范本,成为出版各种辞书、大百科全书等工具书,政治、科技、文艺书和教科书,以及报纸、期刊的标准印刷汉字字形的依据,不失为一项起到重大作用的文化工程。

在上述一系列成就的基础上,正准备按计划迈上设计创新的路程时,1966 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新字体的研究创新工作不但无法继续,就连字体研究室也受令撤销,人员、资料裁并到上海字模一厂。

六、为电子激光照排系统创写配置全新的数字化标准字库

「四人帮」垮台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重新加速。1978 年召开的全国印刷大会明确指出「实现汉字排字的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是印刷技术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并决定把「研究汉字信息处理与书报电子排版等,列为国家重点科研第 76 项」。根据此项指示,上海出版局令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恢复成立了字体研究室,并陆续把人员、资料与设施恢复起来。从配置手动照排机字母版等工作开始,一跃而带头为电子激光照排系统设计并配置数字化标准字库,在全国打开了局面。

1979 年英国蒙纳公司宣告他们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号称第四代照排系统)试制成功,经中央领导批准,特来京沪两地做联合互通演示。但到来以后,方知他们的所谓中文字库,不仅字体单一且不标准,而且字数极有限,根本无法作像样的正式排书演示。于是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就承担起为蒙纳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补数字化字库的工作。要配合激光照排像模像样地排书报演示,需要有宋、黑、仿、楷标题五种字体,又不能将六十年代整旧创新设计的字体直接应用,因为六十年代设计的字稿是专为钢模、铅字热排设计的,与激光照排冷排工艺不同,不能兼用,要大幅度地修正甚至重新设计,工作量很大。当时字体室刚恢复重建阶段,人员技术力量还很不雄厚,则想方设法请上海字模一厂、丹江文字 605 厂的字体设计人员协作,针对激光照排的特点进行整修和重新设计,花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每幅 9,000 字的宋、黑、仿、楷、标题五种字稿。经数字化制成磁盘字库后,进行试排获得成功,受到到京沪两地实地参观的国内印刷界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之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也以字体研究室承担的 5 种字体,作为蒙纳设备留购的补偿条件而与英国蒙纳公司成交,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又留下了当时先进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供研究与使用,并培养了这方面的科技人才。而为此项目所完成的精密型汉字字模库成果也荣获 1983 至 1984 年文化部颁发的科技成果二等奖。实际上,后来国内精密型汉字字模库的原始设计稿与字库磁盘,基本上均出自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字体研究室与激光照排实验室。直到今天,在特殊需要时,还是有上门委托我们字体研究室帮助的。

除以上精密型汉字字模库以外,为了配合国家发展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需要,我们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第二研究所协作,研制了《信息交换用汉字字模集及数据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负责设计了 15×16、24×24、32×32 的字稿,每种汉字 6,763 个,外文及汉语拼音符号 682 个,总计有7,445 个点阵字稿,由二炮二所负责制成数据库。这些字稿先后于 1985 年、1986 年作为国家标准颁发,供社会广泛使用。经关专家评比认为:24×24 点阵字符的质量与日本及国内的同类点阵字符质量相比,独占鳌头,字形笔画完整、美观,笔画自然。故经二炮二所呈报国家标准局后,除了在 1986 年先得到电子工业部颁发的电子技术标准成果证书外,还于 1987 年获国家标准局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 年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奖章一枚。

汉字印刷字体上承历代、下传千秋于世界,但其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与创写,却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就是我们撰写此文的用意所在。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汉字文化,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印刷字体研究室的成立,是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需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整旧创新设计的宋、黑、仿宋、楷等 9 副字体,不仅满足了当时印刷出版物的需求,丰富和提高了印刷物的版面质量,更为可贵的是:① 为 1965 年文化部文改委颁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提供了标准化字体,体现了印刷字体的笔画与汉字楷体书写法的一致性,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② 设计的简体字与原有字体风格融合一致,笔画标准、笔数符合了查字法,统一了笔形和字形,解决了我国印刷字体长期存在的笔形字形的混乱状态,为弘扬汉字文化作出了不小的贡献。